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2020-07-16 来源:星星旅游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搭配中的学问》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搭配中的学问》。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墙上写有这么一句话:从书本看到的,你能记住10%;亲耳听到的,你能记住20%;而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你能记住80%.为了让学生能从教学实践中主动获取新知,这节课我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计了“玩\"中学、“做”中学、“乐”中学的多样活动。

一、领悟教材编写意图 把握课程三维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特别强调要加强实践活动,《搭配中的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的四个专题活动之一.本节课的教学重在训练学生有序思考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为此,我设计了以配菜为主题的情境教学,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 让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搭配的方法,培养有序思考的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和本班情况,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搭配的方法.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有序思考能力和全面思考问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联系实际、通过配菜,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有序的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 最基本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课件、(衣服、菜名)小卡片.

二、对教材的创新处理 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教学内容的创新处理--创设生活情境,引发探究欲望

新课程标准指出“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我紧紧围绕学校“餐厅盒饭配餐”这一情境,通过让学生配菜,了解到配菜的方法和策略.在配菜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了招聘服务员、聘配菜部经理的活动。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还有就是:服装搭配、朋友握手、动物园参观路线、猜老师电话号码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2、教学方法的创新处理-—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好动,愿意在活动中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如在这五个情境中我拟定通过连一连(配餐)、摆一摆、配一配(服装搭配);

做一做(朋友握手)、画一画(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用符号、字母等表示出路线的搭配过程)的过程,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力争体现从简单逐渐到复杂的过程等一系列多样性、层次性、开放性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从而实现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总之,在本课中,努力贯彻新课标,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探究感知的学习方式来经历、体验搭配中的学问。为了让学生掌握搭配的方法及突破学习的难点,本节课采用了课件辅助教学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评价主体多元化和关注个体差异。把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内容,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体现新课程理念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1、 创设情境 感知搭配

新课开始,我把搭配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放置在一个广阔的生活背景中,通过谈话的形式,用轻松的与主题相关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初步感知搭配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于是我用谈话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揭示课题:

师:国庆长假小朋友们过得快乐吗?你们一定品尝了许多美食,请小朋友们说说看.排骨、鱼这些都是什么菜?土豆、冬瓜又是什么菜?这么多的食物,怎样搭配来吃才能更有营养、更健康呢?对了!在饮食中注意荤素的搭配,才能更有营养,更健康。搭配中有不少的

数学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吧。(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2、借助活动 体验搭配

在这一环节中,围绕学校餐厅配菜搭配这一主题,我设计了相关的实践活动。为在这里,教师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以同桌二人为一小组,通过想一想,摆一摆,配一配,记一记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只是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领悟到知识的真谛.

活动一: 搭配星期一的菜谱

师:学校餐厅开餐了,今天(星期一)盒饭中的菜只限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菜搭配好,今日菜谱:(课件出示星期一的菜谱)

1) 师:星期一的菜谱是怎样的?厨师对配菜有什么要求?

(点击课件出要求:一份盒饭含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

师:那么星期一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边点课件边问)

2)学生尝试解决

3)反馈交流

活动二:搭配星期三的菜谱

(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

师:一份盒饭只能有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请大家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摆一摆,配一配,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并把配菜方法记录下来.如有困难的同学请你举手,或来老师身边和老师一起合作.如能帮助学校餐厅搭配好全部的菜,你将被聘请为学校餐厅的服务员。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一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可以有几种配菜方法呢? (生:有2种)

⑴请同学们想一想、摆一摆、并把配菜方法记录下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⑵在小组中交流讨论,选出最好的一份记录向全班同学汇报.

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让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搭配方法有什么异同? 然后老师小结:

第一种:有两个荤菜,搭配时先选一个荤菜,接着把所有素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再选另一个荤菜,接着在把所有素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

第二种:有两个素菜,搭配时先选一个素菜,接着把所有荤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再选另一个素菜,接着在把所有荤菜分别与它搭配,配出两种;(要求每位同学发言后对着全班同学说:你们对我的发言有什么意见?)

在这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是:a、搭配的有序性。 通过小组成员说一说:“为什么你觉

得这份记录好?”发现: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或通过比较有序与无序的两份记录发现: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b、搭配的两种不同的方法:用荤菜配素菜和用素菜来配荤菜。如果学生只说出一种搭配方法,老师要引导学生:“有不同意见吗?还可以怎样配?” 最后老师评价:刚才这两个小组的同学说得都挺好,已被聘请为学校餐厅服务员。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汇报,可能会出现找不全、重复的情况,教师适时引导,使学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每一种搭配都找出来.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序地进行搭配后,通过四人的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后,让学生根据刚才得出的答案寻求搭配中的规律,将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

活动三:搭配星期五的菜谱

师:看来大家都学会了配菜,后天我店将推出二荤三素的菜,谁能一次配成所有的菜,将被聘请为学校餐厅配菜部经理。(出示星期五的菜谱)

师: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

可能出现的情况:a、口述配菜方法b、用乘法和加法:“你是怎样想的?”2X3是用荤菜来配素菜。3X2是用素菜来配荤菜。3+3用一个用荤菜来配素菜,再用另一个荤菜来配素菜.

师:你们同意xxx同学的配菜方法吗?

师:通过刚才的配菜,xxx同学已被聘请为学校餐厅配菜部经理,请xxx同学领取聘书.

(重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自己解决问题,体验成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3、运用知识 拓展搭配

在配菜搭配结束后,为了给学生一个综合运用新知识的空间,我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服装搭配、与朋友握手、设计动物园参观的路线,是学生身边经常发生的事情。使练习充满了情趣,用生活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巩固了所学知识。课末谈本次学习的感受,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这样使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同时实现了学科间的整合。

活动一:服装搭配。

1、XX同学当了学校餐厅配菜部经理,他的妈妈可高兴啦!并带他去买新衣服,你看(课件出示图片)衣柜里放着二件上衣和2件下装,她应该怎样搭配?一共有几种不同的穿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老师发给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摆一摆、配一配,怎样想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四人小组交流方案。然后指名回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进行巩固,使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搭配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获得充分释放。)

活动二:朋友握手

刚才XX同学穿上漂亮衣服到了公园,碰到朋友们,三个人见面他们很友好的每二个

人握一次手,三个人一共握几次手呢?

师:四人小组中分别扮演自己的角色,实际握一握手,看看一共要握几次。怎样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出示课件验证。这样做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灵感,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

活动三:动物园参观路线.

师:同学们今天在课堂上都有非凡的表现,学会了不同的搭配方法。为了奖励大家,本周末将带大家到动物园去参观。愿意吗?(出示课件: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说一说:图中你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反馈交流:共有几条路可以走,你用的是什么方法?你是怎样思考的?

师: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你听明白了吗?每条路既没有路名,又没有其它标志, 同学们很难把路线表述清楚,你有好办法吗?

生:标上路名,或者用字母、数字来代替。(课件出示标出)

数一数:指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学生数后在小组交流,教师板书:

A→C A→D A→E B→C B→D B→E

(使学生了解到去动物园一共有6条路可以走)

4、全课总结 体验成功

⑴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哪些数学方法?2、你认为我们班上哪位同 学表现得最出色?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样?

⑵布置课外作业: 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搭配现象.

总之,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敢于冲出传统教育的束缚,让一个个充满生命灵性的学生在我们的课堂里自由的放飞,自由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搭配中的学问》是三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实践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有序思考的能力。并了解搭配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这种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设计了以\"奥运”为主题的系列数学活动,引发学生初步建立符号感,掌握有序的搭配方法。

通过调查,我了解到:三年级的学生对搭配问题很感兴趣,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搭配。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能较好地分辨荤素.为此,在配菜环节直接进入搭配,没有在明确荤素上多做文章,而是在搭配过程中进行区别.这样,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使学生掌握搭配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搭配食品等用的记录卡.课件、 服装搭配用的衣服.

五 、教学过程:

荤菜

素菜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搭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2008年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奥运村里已经入住了部分工作人员。(出示奥运村全景地图).北京奥组委为他们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我们山区的小朋友也来尽一份力好吗?老师现在把要用到的记录卡发给每一个小朋友.

2、发记录卡。

师:(把记录卡无序的发给学生)。

生:老师我没有发到。

生:我们小组多发了。

3、引入搭配:

师:我都发完了呀.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啊?

生:老师您发的方法不对。

师:那应该怎样发?

生:按顺序发,一个一个的发。

师:这样发有什么好处啊?

生:就不会有(多发)重复和(少发)遗漏的了。

师:对,只有做到了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4、体验搭配:

师:我们现在重新发一下好吗?谁来试一试?

生:一名学生发记录卡,其他同学观察.

师:这回有(多发)重复和(少发)遗漏的吗?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他是按一定的顺序发的.

师:有顺序的、一对一的去发,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的情况了。

[设计意图]在看似不经意的发记录卡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有序搭配的必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生成对搭配的有序性和重复遗漏现象的认识。为后面的搭配活动做好基础.

动二、运用经验,初步搭配

1、明确荤素:

师:你们做事情真是细心,接下来,我们来做小厨师为工作人员配菜怎么样?(出示菜谱图片)

师:如果按照一荤一素的标准搭配的话,他们可能吃到哪两种菜?

生:肉段和豆角,肉段和豆腐.

师:说得很对而且很清楚啊,你们是怎样区分荤菜和素菜的?

生:象豆角和豆腐这样的都是素菜。

生:是肉类的都是荤菜。

【点评】学生如果能解决“一荤一素”的配菜问题,说明他们已经知道会区分荤菜和素菜,老师的追问“你们是怎样区分荤菜和素菜的?”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有部分不理解题意,可以追问这一部分不懂的学生,是什么地方不懂,如果是因为不会区分荤菜和素菜,可以让

知道的学生说一说.从这一片断来看,我们看不出追问“你们是怎样区分荤菜和素菜的?”的必要性.(编者)

2、体验搭配:

师:同学们,你能利用手中的记录卡把刚才搭配的结果记录下来吗?

生:用记录卡记录。

师:你是怎样搭配的?(展示学生记录卡)

生:肉段和豆角搭配,肉段再和豆腐搭配.

师:你是怎样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生:按顺序的一个一个搭配。

师:具体是怎样搭配的呢?

生:先以一个荤菜为准,去搭配不同的素菜.

师:你能介绍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吗?

生: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记录的。这是肉段,这是豆角,这是豆腐。

师: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去配菜,而且记录的方法很独特,真是个工作效率很高的大厨啊!

这个奥运小奖章送给你。

师:还有按别的顺序搭配的吗?(再展示学生的记录卡)

生:以一个素菜为准去搭配不同的荤菜.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生:我是用文字记录的。

师:这是我的搭配方法.(课件连线演示搭配结果)

我们在搭配中,象这样有顺序,才能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

这就是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搭配中的学问)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明确搭配后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搭配的方法,渗透有序搭配的方法,做到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搭配.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在展示交流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升数学思考能力。

活动三、发现规律 探索搭配.

1、观察路线图:

师:同学们,这些新建的奥运场馆你们都认识吗?

生:水立方!“鸟巢”!

师:是呀,这些奥运场馆创意非常独特。假如运动员想从网球馆途经“水立方”游泳馆到“鸟巢”田径场,(出示路线图)可能有几种走法?

先估计一下可能有几种走法?

生:有5种走法;6种不同的走法....

2、搭配路线:

师:你能又快又准的记录下全部走法吗?

生:动手记录并汇报结果。

师:你是怎样搭配的?(展示学生记录卡)

生:先从A走到C是一种走法.可以从A走到D是第二种走法.还可以从B到C是第三种走法.从B到D是第四种走法.共4种走法。

师:还可以按怎样的顺序走?

生:还可以AC,BC,AD,BD这样走。

师:我们来比较一下,谁的记录方法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生:***的比较好,他记录的能让人看清楚,能很快地找到所有走法。师:那他是怎样记录的呢?

生:有顺序的记录。

师:***是这样吗?你来介绍一下好吗?

生:我先找到一条路,分别和另外的路搭配,再找到另一条路,再和别的路分别搭配,这样就不能有拉下的了。

师:我听明白了,因为他做到了有序搭配,所以没有重复和遗漏的现象发生,结果很准确。

送给你一枚小小导游奖章,祝贺你!

[设计意图]在路线搭配问题中,先让学生估计能有几种走法,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在操作中深化了有序思考,进一步实现了学习目标。

活动四、动手操作,深化搭配.

1、服装搭配:

师:奥运会的主会场就在”鸟巢\"田径场,那里将举行盛大的开幕式。老师想去观看这场盛会。我准备了几件衣服,你们猜一猜,我可能穿哪一套呢?(出示准备好的服装)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再告诉我你的结果。

生: 讨论后,汇报结果。

师:请一个小组来实际搭配一下好吗?其他同学在记录卡上又快又准的做好记录。

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边搭配边记录。

师:提示学生搭配要有顺序,并且记录方法要快捷清楚。

生:大屏幕演示学生的记录方法:从上衣开始搭配不同的下装.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生:我是用符号记录的。O是上衣,□是下装。

师:用符号的办法很好。也可以在符号上连线,也是个好办法啊。开动你们的脑筋,一定会有更方便快捷的记录方法的.

师:还有不同的搭配顺序吗?请搭配顺序不一样的小组再来试试。

生:按照不同的顺序进行搭配。

师:展示学生的记录卡。你能说说是怎样搭配的吗?

生:先找一件下装,然后去搭配不同的上衣。这样就有了6种搭配方法。我是用颜色来代表不同的衣服。

师:你很有创意啊,这枚设计奖章就送给你了。

[设计意图]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化搭配的方法,掌握搭配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浓厚兴趣的探索空间,对有创意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建立符号感。

2、总结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搭配,老师发现你们的方法真多,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搭配的?

生: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去搭配。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呢?看看你们手中的记录卡?

生:用文字记录,符号记录,字母记录,计算出来的……

师:你们的方法都可以,只要清楚有序的记录,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就可以找到所有搭配结果。

活动五、总结拓展,强化搭配。

1、总结规律:

师:我们今天在奥运村的参观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生:搭配的问题。

师:应该怎样搭配呢?

生: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进行搭配。

师:对,做到了有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就能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

2、拓展认识: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搭配现象呢?

生:吃饭的时候发碗筷.

生:做连线题也是搭配吧。

3、教师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都很善于发现啊。搭配这个数学问题不但在奥运会中有,而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还有更多的搭配规律我们没有发现,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动脑筋找到和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规律。

最后,让我们山区的小朋友共同祝愿08年奥运会圆满成功!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搭配的问题,拓展了搭配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意识到搭配这一数学问题与生活的广泛联系。此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在这个交流平台上会引起学生更多的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奥运主线的贯穿,渗透了人文数学的思想,使学生受到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思想熏陶.

六、 教学反思:

课前经过调查,我了解到孩子对荤素的认识还比较清楚。就没有在这方面下很多工夫,只做了一下点拨就进入了配菜环节.在记录的过程中出现了文字和画图的记录方法,学生显现出了用画图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我及时给予了鼓励,其他学生就照样子也画了起来.由于有了先前实践的经验,我及时展示了其它学生的记录方法,将记录方法引向了多样化.我想课堂预设一定要充分,才能应对课堂中个性张扬的孩子和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

怎样让有序搭配的方法和多样化的记录方法有机融合?还是我这节课最大的难点:在这节课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画图也可以指图示,不是为了画,重要的是能方便的表示搭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有的学生在搭配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记录方法,比如用符号来表示,用其它简洁的自己明白的方法示意出搭配方法.在选择的过程中,不但学会了有序搭配的技巧,而且提升了数学思考的能力.

根据前期的研讨和课堂实践,使我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对教学的再度设计也有了新的看法:《搭配中的学问》就是要以数学活动为主线,体现教材的层次性和思考性,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的上台阶.对学生的鼓励体现了我对课堂评价是注重,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有序搭配和呈现方式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值得探讨的两个问题:

其一:如何看待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这说明:好的数学教学情境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生成新知、发展

创新能力。但通过这次网络研讨,使我对情境是使用又有了新的认识.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有责任将自己的真实体会呈现出来,与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继续探讨。

选择本课初,面对教材中连续三个配菜环节,首先觉得教学情境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结合课后练习中的路线搭配和服装搭配,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掌握搭配技巧,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但三个配菜环节会不会太单调?本节课是否应该有一个主线将各个搭配问题贯穿呢?经过查阅资料并和学校的老师们研讨,确定了以“奥运\"为主线的教学情境.

初次将教学设计发到专题帖上时,就引来了几位老师的关注:

网友望南:奥运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这不是为课而设的空架子。孩子们也能了解更多关于奥运的知识,培养参与意识。另外,生活中广泛存在着搭配的问题,奥运会也不例外呀。

网友雪花飘舞:我感觉是不是多运用学生每天自己生活亲身经历的、亲自去做过的事为例能更好一些.这样他有过亲身感受,对这部分知识能从生活中来而又回到生活中去

网友深谷悠岚:此课中!我觉得没必要去过分追求什么情境,关键是在几个活动中,把引导孩子的思维方式做为组织教学的主线!这种无形的东西,怎么呈现给孩子!

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情境的创设究竟是为什么?

从理论上讲,创设情境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情境的优劣、牵强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自己努力创设的教学情境对教学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对学生的发展究竟有没有好处?

经过几次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情境只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我真正要做的是在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看情境是否脱离了数学本来的目标。根据体验,教材中的情境创设孩子是欢迎的,感兴趣的.但脱离了这个情境学生就不能更好的学习了吗?情境在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吗?那么在教学中出现了不是很适合的教学情境,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有二:

一、陷入凡课必创设情境的误区。认为数学课一定要有一个看上去协调一体的教学情境,在这样的主线贯穿下,整节课看上去整体性强,忽略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学生在数学上发展的需要。

二、陷入赛课必包装课的误区.这样就导致了不能在课的深度上进行探究,使数学课上得肤浅,不够平实和厚重.影响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整体发展。

经过认真反思与探讨,我觉得自己的教学,在情境创设上多少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课的开始,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启动了其思维。但此情境不富有问题性,所以显得不够深厚和必要。所以,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和使用一定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所必须的,而不只是为了追求新奇.

情境创设要切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富有真实性和数学味。好的情境一定要使用,那么对学生数学学习没有帮助,甚至有阻碍的情境是使用上就应该慎重了。

其二:如何引导学生使用画图策略解决搭配问题

通过近一个月的研讨和实践,《搭配中的学问》这节课的设计改了又改.对教材编写的意图的理解日渐清晰起来,但如何引导学生使用画图策略解决搭配问题,仍是我上这节课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一方面要使学生学会有序搭配,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经历使用多种策略进行搭配的数学思考过程。这也是使学生逐步建立符号感的过程。

那么,怎样使有序搭配与使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有机的融合呢?

在前几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是这样做的:

师:你是怎样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生: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去搭配。

师:你是按怎样的顺序搭配的呢?

生:从上衣开始,也可以从下装开始.

师:你是怎样记录的呢?

生:用文字记录,符号记录,字母记录,计算出来的……

但在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对有序搭配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不能直接说出“按一定顺序,不重复也不遗漏的去搭配.\"这样总结性的话语。另外,用画图方法来解决搭配问题(画图、字母、连线等),在前一个环节—-即配菜环节中就已经出现了,只是我没有给学生很好的导向。经过和很到老师网上网下的交流和讨论,我认识到了有序搭配方法的掌握和用

多种策略解决搭配问题是两条相辅相成的主线,缺一不可。这是我先前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在5稿设计中,我特别关注了这个问题:

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刚才搭配的结果记录下来呢?

生:用记录卡记录。

师:你是怎样搭配的?(展示学生记录卡)

生:*和*搭配,再*和谁搭配.(这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记录方法如果出现画图的方法要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学生建立符号意识。)

师:你是怎样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生:按顺序的一个一个搭配.

师:具体是怎样搭配的呢?

生:先以一个荤菜为准,去搭配不同的素菜.

师:还有按别的顺序搭配的吗?

生:还可以一个素菜为准去搭配不同的荤菜。

整体来看,我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我预设到了可能出现的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鼓

励给学生搭建一个通往符号图示表示结果的阶梯。但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体现最多和关注最多的,还是对有序搭配方法的认识和训练.对此,辉煌老师和数学工作室的王明明老师给我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应该是本节课学习的一个重点,而对画图策略的引导,感觉引导的还不够。\"

那么,究竟如何引导学生使用画图策略解决搭配问题呢?教师该做怎样的语言或其他方式的引导呢?对于我的困惑,辉煌老师为我做了详细的解释:“通过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本课很重要环节,也就是本课除搭配知识(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外的技能与技巧交流过程。而你的学生在搭配中只出现用连线法,其实还可以用示意图、符号等进行连线搭配,学生们有这些不同画图搭配经历,才有可能提升到用符号搭配。”“这里画图也可以指图示,学生没有必要很认真地去画图,重在示意搭配.这里你事前与学生说清楚,重要的不是画得好不好,而是让学生能随意画便自己明白表示什么就行。意在培养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以前没有这样的学习习惯现在一下子让学生这么做自然是有困难。有的学生他画画能力不好,他可以选择象形符号来表示,他在选择什么象形时就得思考,贵就在这思考上.总之要让学生有搭配的技巧。\"

说课之后,我结合专家老师的指点又细读了《数学课程标准》,再一次体会了教材编写的意图,体味着几次课堂实践过程,逐渐明晰了对这节课的认识.目标明确就有了方向,语言也就有了。再度设计和实践时就有针对性的去指导学生,怎样有序搭配,怎样去记录。所以,最后的设计里就有了这样的环节:

师:你是怎样找到全部搭配方法的?

生:按顺序的一个一个搭配。

师:具体是怎样搭配的呢?

生:先以一个荤菜为准,去搭配不同的素菜。

师:你能介绍一下你用什么方法记录的吗?

生:我是用画图的方法记录的。这是肉段,这是豆角,这是豆腐。

师:你能按一定的顺序去配菜,而且记录的方法很独特,真是个工作效率很高的大厨啊!这个奥运小奖章送给你。

师:还有按别的顺序搭配的吗?(再展示学生的记录卡)

生:以一个素菜为准去搭配不同的荤菜.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的?

生:我是用文字记录的。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设计与实践过程,从认识模糊到清晰,从复杂到简单化,简单的有序搭配方法和多样化的解决策略是这节课的精髓。也许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可能还有偏颇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