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柳家大院》文化意蕴

2020-02-02 来源:星星旅游


浅析《柳家大院》的文化意蕴

《柳家大院》讲诉了北京贫穷的大杂院里,王家公公、小姑子以及丈夫虐待小媳妇导致她上吊自杀而死的悲剧故事。

文中以王家小媳妇的遭遇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全文。她被公公老王横挑鼻子竖挑眼,被小姑子二妞穿小鞋拧胳膊,被丈夫石匠无理殴打,被全院人熟视无睹的看好戏,最后实在是走投无路,无论是在精神上还是肉体上都无法再承受这样的苦痛,最后选择上吊自杀解脱了自己。从她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深受统治阶级道德准则,儒家礼教与宗法制度毒害的妇女形象。另外,叙述者“我”是以一个平民的姿态——算命先生出现在故事中。“我”首先勾画了一幅大杂院的生活图景,交代了社会环境,透露了经济环境;显示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展示了女人的悲苦、愚昧的可怕和人性的可悲;将深刻的理性思考隐藏在叙事的背后,作为一种浓重的底色,反衬出人们的生存悲哀。

《柳家大院》,不得不承认,它韵味深厚。它以小小的篇幅,把当时的社会环境、思想文化与国民性的弱点全部活灵灵的展现给了读者,并且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与反思。

文章对于王家小媳妇的死的原因也暗含在了文章的字里行间中。综合来分析,王家小媳妇的死具有了三重的悲剧内涵:其一,娘家以一百块彩礼为交换打发了她,将她嫁给了与她年龄相差略10岁的小王。而正是因为彩礼问题,老王不把她当人看,从不给她好脸色看。他把自己的儿媳妇当成了一件“货物”,因为那是他花了一百元的彩礼“买”来的,一年父子俩也还不清亏空。所以,老王就拿儿媳妇出气,更可恶的是他自己不亲自动手打儿媳妇,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文明人”,所以只对她做体罚和精神上的摧残。但更可耻的是,他时时唆使自己的儿子打儿媳妇,还卑鄙的让自己的女儿小二妞折磨小媳妇。王老头完全是为了发泄他花钱的愤怒,他的主要出发点便是钱,而所做的一切也是因为钱,这是

生活在下层社会的穷人们被扭曲的物质观的直接反映。而二妞虽然在洋人学堂上学,思想却是非西方式的,尖酸刻薄等劣性在她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二妞是变着法儿来折磨她,从不放过任何机会无间歇的直至把王家小媳妇逼得自杀而死。我们能够从老王以及二妞的性格以及处事发现几千年中国专制积淀下来形成的国民性缺点的新表现——洋奴思想,固步自封,腐朽程度难以估量。而小王呢?本身秉性并不像他的父亲老王和小二妞那样坏,但依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毒害,为了顾及“愚孝”他一次次的把重重的拳头打在了自己的妻子身上。这些种种的摧残与折磨最终让小媳妇没有了活路。可以说老王是致使小媳妇死亡的罪魁祸首,小王和小二妞实质是老王的帮凶。另外,在王家小媳妇惨死后,娘家来讨说法,却不打官司,而是要钱了事。这又从另一角度说明了在当时社会妇女的地位是多么的低下,好像她们的作用只是为了解决生理问题和传宗接代问题。

其二,婆家一个是公公,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小姑子,都和她一样挣扎在贫困之中,可谁都没给她活路。在平时,公公和小姑子在精神上和肉体上摧残着自己,自己忍气吞声却从没换来他们休停,反而越来越变本加厉。而自己的丈夫每次回来时,因为公公的唆使,都给她一顿砸石头般的毒打。还招致全院的人来观看。这无一不在摧毁着她的心灵世界,只需一个轻触,就能够使她的世界崩塌!

其三,大院里,在小媳妇该挨揍的逻辑中,她没有过错却一次次在看客的围观中遭受虐待,这是一种精神虐杀。老舍对于小媳妇一等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通过“我”和老王的吵架彰显出来,“我”看不惯老王和二妞对她百般凌辱,替她抱不平——“因为我在那,眼看着,还能一语不发?”,不料院里的人都将这一行为看作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一群男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全信“文明”。最后一次尽管能说会道的张二嫂动了善心,可又能劝她些什么呢?张二嫂不也在“反正打媳妇是理所当然的”信条中生活着吗? “王家小媳妇没有活路。心里越难受,对人越不和气;全院里没有爱她的人。连说话都忘了怎么说了”, “哀莫大于心死”,在无穷尽的毒打和眼泪陪伴下,小媳妇除了死,别无选择。最终,她选

择了自尽结束了自己的悲惨命运。

作品的理性层面隐藏在故事背后,深层的审美意蕴体现在看似简单的故事里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叙述者讲述的故事是悲惨的,小媳妇生前是痛苦的,死后是悲哀的。小媳妇的确是自杀,可没有凶手的戕害是来自人类最暴戾的他杀。小说的最后以王家小媳妇的上吊自杀作为结局,老舍用嘲讽的口吻写着他对二妞往后命运的不屑一顾,“文明是孙子”。作品挖掘的正是这样的半文化、半有地位的人,实属同一阶层(受压迫者)的人,以更加残酷的手段和心态加害于同样可怜的人,并且浑然不觉,从而挖掘了人性的可悲,这可悲的人性是社会金钱铸造的结果,更是腐朽的封建文化和思想观念造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柳家大院可以说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它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死亡,揭示出了劳动人民心灵上精神被奴役的巨大创伤。简单的理解,柳家大院是通过重点刻画王家,张家和“我”的生活,然后批判市民性格和造成这种性格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思想渊源和文化传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