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理科怎么学

2024-06-09 来源:星星旅游
初中理综怎么学

初中,中学的开启。

初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时期。初中,前承小学,后启高中,学生身心发育和学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初中,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升的关键阶段;初中,学好理科和发展理综的核心阶段。那在这关键、核心的阶段,初中理综怎么学呢?接下来结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和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先整体分析,再分类阐述。

一、初中生思维特点

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虽已达到形式运算阶段(此阶段,学生可以在头脑中将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的思维),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其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还不高。

初中生的思维品质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加的同时,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

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初中生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思维敏感,喜欢丰富想象和奇特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这种创造欲望,主要来自于他们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

初中生思维批判性的出现也是与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联的,思维批判性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他们不愿轻易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对别人的意见和思想,经常要做一番审查,甚至有时持过分怀疑和批评的态度;另外还表现在对世界宇宙的看法上,开始热衷于探讨那些极为神秘而深奥的生命起源、星辰运转等问题。 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为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常是抓住一点而忽略其他。日常的学业活动中,既显示出创造性,又暴露出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和全面性,因此,对问题的最后处理结果常常是有新意,但不准确。

初中生思维的表面性主要表现为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对一些隐蔽的但涉及事物的本质内涵,他们在进行评价时,往往也容易使之表面化。

总之,初中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矛盾性,同时体现出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各种相关能力,使其思维品质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基于初中生认知发展所处的阶段和思维特点, 我们再结合初中理综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和培养, 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学业生活能丰富多彩,学业水平能不断提升,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 。

二、初中生物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 “生物”是什么?粗略的分类,就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 研究生物,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生物的结构(长什么样子)、功能(作用)、发展和应用。

生物是数理化的终极应用,在还没有学习物理和化学时,生物还属于浪漫阶段,因此,在初中一年级开设生物就是建构起生物树的主干并了解初中生物的灵魂:(1)让孩子对未知世界抱有持续的好奇心,科学不是分崩离析的,科学也很美。艺术家可以欣赏一朵花的美,科学家也可以欣赏到这个层面。并且,科学家还能发现其中细胞的美,科学只能拓宽美,而不会遮蔽美。(2)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完善逻辑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初中生物的特点

生物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点,它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1)生命性:生物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生物。迄今为止,我们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有约200万种,这些,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生物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因此,“生命性”是初中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特点,它是由生物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决定的。

(2)实验性: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科学,实验是发展生物学理论的重要方法。初中生物学科的实验性具有如下特点:①实验内容多、所占比重大。在初中阶段,生物学实验包括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小实验、实习、调查等。②实验场所灵活多样。生物学面向广阔的自然界,生物圈的大小、生态系统都可

以成为生物实验的对象。生物实验除了充分利用实验室外,生物园地、农田、植物园、家庭等都可以做为实验场地。

(3)生活性:生物学是与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学科,如农业、育种、食品、健康、生理、医药等等。例如在整个初中生物课程的最后一个阶段讲述的是泡菜制作、食品保存、克隆等生物技术,还包括疾病与免疫等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一特征也反映出生物学科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现代性:近年来,生物学同时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获得不少突破性成就,开辟许多新的领域,提出许多新的观点。例如初中课本中增加的基因工程(转基因)、细胞工程等,都引导着学生关注环境、关注社会。

课程中的实验数量、种类和呈现方式都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理解生物科学的重要资源。另外,基于初中生物所处的浪漫阶段和初中生的思维特点(抽象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主要依赖于具体形象思维),更加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通过初中生物学实验探究,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实验失败后的不断调整和反复进行,还可以使学生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和合作互助的科学精神得到培养。

2、 初中生物的学习

根据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上也有一定的方法: (1)一般问题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来解决。比如昆虫记里不同视野范围内的观察,肉眼、无限大而远、无限小而微。除了视觉,还要利用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充分打开你的五感。

(2)如果直接观察解决不了问题,就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在设计实验时你需要对照、控制变量等实验思想。在观察和进行实验过程中,你一定要注意穿插其中的各种科学方法,如建立模型法、实验推理法、测量比较法、分类排序法,同时注意使用工具、收集信息、处理数据、交流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3)在整个课程学习上,你还要体会每个主题重点突出的“昨天”、“今天”、“明天”。例如在学习《微生物》的时候,你要清楚微生物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即发展史来理解微生物的分类、结构);在今天是如何利用微生物的(在发酵、食用等方面的应用);展望微生物在未来还有哪些用途可开发,如研发可以分解

石油或白色垃圾的微生物。

(4)最后,你还要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学能为用。密切联系生活、关注环境、关注社会。以最近的热门话题“新型冠状病毒”为例,“新型冠状病毒”是属于动物,植物还是微生物?根据所学分析,再结合初中生物课程——《微生物》中所包含的微生物结构、遗传和变异、传染病的传播与预防、人体免疫等内容,你也能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分析和判断,不至于慌乱而无措,从而达到科学预防,保护自己和家人。

初中生物就像是种下了一棵树的主干,而高中生物就像在这棵树的主干上添加枝叶。所以初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打好基础,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三、初中物理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思维相结合的科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精确性等特点,运用逻辑推理建立起来的物理知识的逻辑体系,从而逐步获得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

1、初中物理特点

初中物理侧重于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初中物理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便出发,设计课程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活泼。

初中物理逻辑结构的建立依附于物理知识与物理语言,需要学生对已获得的

物理对象、物理现象进行加工处理,经判断、分析、推理、归纳等构建而成。

初中物理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概念、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探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

从总体上说初中物理侧重于物理现象。按“现象→规律→本质”的思路: 观察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运动现象、静电现象、磁现象。 探究规律: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光的反射和折射、透镜成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与磁的联系。

揭示本质:分子与原子、能量(机械功与机械能、热量、内能、热机、电功与电能、电动机与发电机、无线电、能源、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2、初中物理的学习

初中二年级才刚开设物理课程学习,但物理知识的前概念和实验探究的基本能力已具备------小学《科学》。力学方面:如滑梯的科学;电学方面:如摩擦起电小电珠;光学方面:如月相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热学方面:如物体的热胀冷缩;在前概念的基础上,根据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在物理课程的学习上提供以下的方法指导:

(1)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习物理,首先要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要保持好奇并能认真思考,多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才能在灵活的问题下抓住问题的本质。例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结束得出实验结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那这个结论就可应用与实际生活中,如果你觉得你在远离平面镜时,像看起来变小,就认为像在远离或靠近时发生改变,那就错了。这只是你的感觉,你的视觉引起的变化。同一栋大楼,你在远离或靠近时,看着大小也不一样,那他本身大小变了吗?对比理解,你就会发现只要物体大小不变,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就不会改变,始终满足像与物大小相等。

(2)在实验探究能力方面,要把握好实验探究的过程,理解核心的实验探究方法。在设计实验时要学会模拟实验过程,认真思考每一个操作步骤,抓住要研究的问题,及与问题相关的物理量。例如:在“研究声音的音调跟哪些因素有关”中核心的实验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你一定理解在实验探究时,需要探究的物理量是变量,其余的无论相关还是不相关都统统是控制量。领会了控制变量

法的真谛,将此实验探究方法迁移到之后的同类实验中,你就能很快理解并完成实验。并且这个方法是贯穿于初中物理学习的始终,可以这样说,你掌握了这种方法,你的初中物理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学习光的传播规律,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可真的有“光线”吗?当然没有,只有“光”,没有“线”,物理学中为了研究的方便而假想的。你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磁感线”、高中的“质点”、“电场线”也是“建立物理模型”了。

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曹冲很聪明的运用了“等效替代”这个物理思想,船上所放石头的重力就等于大象的重力,“化整为零”,解决了没有大称的难题。“合力”、“总电阻”等概念也都运用了这个方法。

初中物理中“路程-时间”图像是学习高中运动力学图像和其他图像的基础。初中物理是为高中物理、大学物理打基础的,所以你还要学会下列研究方法:累积法、类比法、比较法、归纳法、图像法、列表法等。

(3)要养成良好的物理思维,善于使用物理语言,要学会向物理练习题学习,注意识记它们在描述物理问题时使用的物理词汇,准确描述物理情境、实验过程。例如: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磨刀不误砍柴工”,那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呢?你就不能分析说:磨刀就是让刀刃更锋利,刀刃更锋利,砍柴就会更快。“锋利”还是中文的形容词,没有使用物理语言,也就没有运用物理思维解决问题。磨刀是让刀刃更薄,减小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根据P=F/S可知,压强会增大,这样砍柴就会不费力且更快。因此,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要停留在原有的认识上,要从物理角度有一个认知升级,形成物理思维,使用物理语言解决问题。

(4)深入理解物理中出现的概念、规律,且不要死记硬背。物理学中概念、规律是核心。我们要从实验事实出发,在理解的基础上弄懂概念,掌握规律,不停留于表面,深入其中抓住物体实质发挥的作用认识它。例如:在“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这个典型实验中:

通过此图你看到了什么呢?如果你只看到了“小车、滑块、斜面。” 而没有抓住小车,滑块和斜面在此实验各自的作用,你就很难通过观察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如果你能抓住这个“小滑块”的神奇作用,它的随时出现,你都能很好解决!在“小滑块”出现的水平面、斜面、传送带等各种地方,随时对其进行各种受力分析,对其进行“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运用,小滑块一会儿光滑一会儿粗糙,还可以随时代替任何物体。总之,凡是碰到任何关于小滑块的问题都可迎刃而

问题就是通过小滑块的碰撞运动来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实验中的小滑块其实代表现实中的汽车与被撞物体!本实验的四个问题解答如下:

(1)实验中,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远近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方法是中学物理最常用的转换法。(2)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该选择甲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3)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该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需要满足小车所在高度不相同。(4)通过表一可知,当质量变大为原来的两倍时,木块滑行距离也是原来两倍;小车撞击的速度变大为原来的两倍时,木块滑

解。

行距离是原来的四倍。由此可知速度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其实,这种“小滑块”就是物理中最常用的理想化的模型!正如“质点”、“点电荷”一样,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物理问题时,常常把生活中的各种客观物体简化为这种理想化的模型,从而便于研究相关物理问题。

物理课程系统分为五个部分:力学、热学、光学、声学、电学。除了光学相对独立,其他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物质、运动、能量把它们牢牢地捆在一起。要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知识,重视知识结构,明确各知识在知识系统中的地位,注意前后联系。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把零散的知识以网状形式相关联,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初中化学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化学如同物理一样皆为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化学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大大促进了化学的发展。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

1、初中化学的特点

化学,是初中阶段最后一门开设的新课程。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入门。初中化学也是在原子分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不同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宏观现象,而其核心内容是研究物质的微观构成。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也就是正确的结论必须是通过实验而得出的,而对于他人的结论你必须弄清楚验证该结论的实验过程。在小学阶段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经过了大量的科普阅读,已经是一个“小小化学家”了。初中化学就是此基础上把这些知识精确化。关注孩子们的这些基础,从而发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孩子们使原有的零散的化学知识达到一定的精确程度,形成科学素养,学会象科学家一样的去思考问题,

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容应对中考的挑战。

2、初中化学的学习

学习化学,必须学会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实验,分析实验,反思评价,进而从微观粒子的角度来解释实验的本质,并能用化学语言来表述实验的过程和结论。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与之相应的学科思维模式:宏、微、符。即宏观现象,微观理论,符号表示。宏观现象是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抓手,进而用微观理论去解释,去探究物质变化的规律。而化学符号,则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每一种物质都有固定的化学式,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有一个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我们称之为化学语言,是化学入门的关键。

1、要有科学探究的精神: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而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独特的微粒构成。原子,分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这一奥秘的发现过程,我将感受到化学魅力的所在,从而形成学习的兴趣。

2、要有好的记忆习惯:化学研究物质,与生活紧密相连,因而化学知识非常零散,需要大量的记忆。有人说,化学是理科中的文科,又说化学是第二门外语,无一不是在强调记忆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比如,元素符号没记好,化学式没法写,化学方程式便无从谈起,化学就难以入门。元素符号不能死记硬背,因为每一个符号既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原子有原子的微观构成,从而决定着元素的化学性质。这样理解着联系着去记忆,其实是一个愉快的心理感受。

3、要有强烈的动手实验的意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操作,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更能感受这一过程,体验发现的惊喜和成功的快乐。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学习兴趣。

4、要象科学家一样去思考问题:科学素养的核心就是探究精神,化学研究物质,面对每一种物质,我们都要从微观的角度去探究物质构成,知道物质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从而解决生产生活以及考试中的化学问题。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通过初三一年的化学学习,定能够取掉“小小化学家”中的一个“小”字,使我们的每一位孩子都成为一个个的“小化学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