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编度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人教部编版必修2

2022-11-13 来源:星星旅游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单元检测(五)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的开展 C.辛亥革命的胜利

B.社会制度的变革 D.西方思想的影响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思想一直不断传入中国,对中国的社会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

2.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从“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们物质生活的变化。 3.(2017·太原十校调研)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

学校 中央女校 神州女学 女子政法学堂

地点 北京 上海 上海 特色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 1

A.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到普及 B.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 D.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女校学生逐渐接受教育,表明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故D项正确。 4.下面框内所述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材料说明( )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 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C

解析 “宣读婚约”“携手同归”“主动离婚者中妇女占近半数”等体现了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故C正确。

5.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换去娘娘的小脚鞋。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B.中华民国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B

解析 这一社会现象是废除缠足。鸦片战争时期还未废除缠足,故A项错误;民国成立后,

2

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废除缠足,不是“最早出现”,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妇女缠足早已经废除,故D项错误。

6.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说明( )

国立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 齐鲁大学 A.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性 C.中国传统文化遭打击

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 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 答案 A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在走向近代化过程中学习西方文化,西方国家在进入中国过程中适应中国文化,体现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性,A项正确;题目中并未出现中西方的建筑理念的共通,故B错误;根据题目中教会大学融合传统建筑文化的观念可知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涉及政局稳定的问题,D项错误。

7.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 【考点】水运与航空 【题点】水运事业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故选C项。汽车在中国开始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初,排除A项;铁路在19世纪70年代才在中国出现,排除B项;军舰是军事专用,不可能用于商业运营,普通人更不可能乘坐,排除D项。

8.(2017·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

3

B.洋人发明的火车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A.电灯 B.火车 C.电报 D.电影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C

解析 由诗中“从此千里争片刻”“声气相通快胜箭”“地角天涯连一线”等句可以推断,此种新事物是有线电报,故选C。

9.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演变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砥。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考点】铁路与公路

【题点】近代中国交通进步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由“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可知B项正确;A项过于绝对化;两首竹枝词反映了交通变迁状况,与风俗无关,C项错误;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10.下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19世纪40~90年代 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代表刊物 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A.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 B.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业主导地位 C.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体现社会变革要求

19世纪90年代 维新派《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20世纪初期 《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了近120种报刊 4

D.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推动国人思想解放 【考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题点】通讯工具的变迁 答案 B

11.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长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考点】互联网的兴起 【题点】互联网的兴起 答案 C

解析 “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可见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故C项正确。

12.“也是蛮拼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等网络用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B.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 【考点】互联网的兴起 【题点】互联网的兴起 答案 B

解析 材料文字内容说明网络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已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这种文化的出现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以及民众积极的文化创造精神,所以网络文化的出现能折射出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

5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明会典》

材料二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 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材料四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6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8分)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6分)

【考点】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题点】近代社会风俗的变化

答案 (1)婚恋观:材料一遵守礼制(三从四德),坚守妇道;材料二追求个性、婚恋自由。 成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

(2)特点:把妇女受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或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子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妇女救亡图存的使命感。

(3)方法:历史的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的评价。

关系:妇女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妇女观念的解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两者

6

相互影响。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二分别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明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可得出明朝中后期婚恋观的成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信息“历史地看”可得出材料的评价方法是历史的评价,由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评价可知是辩证的评价;第二小问,结合影响可得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 【考点】报刊业走向繁荣 【题点】近代报刊业的发展

7

答案 (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的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

(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三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