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作者:屈从线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51期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本着\"教学从重知识转
向开始关注个体生命的体验与思考\"这一理念,我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学中主要以\"学\"为中
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知识。在本
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圆明园的历史有了细致的了解,特别是深深的体会到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真正
的从心底里产生了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这一历史事实时,学生一个个义愤填
膺,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课堂留给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己的却不仅仅是这些。
一、难点的设置\"直面生命成长\"
甘做教材的奴隶是可悲的,丢却自我的存在是可耻的。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很多时候我没有能力摆
脱教参的指引,完全靠自己的勇气与胆量解读教材。但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我便尝试着置教参于不顾
,靠着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方式独自处理教材。结果,在和教参的解说相吻合的同时,在不改变文章教学
意图的情况下,我适当的更改了教学难点后,更觉自己的解读对于学生这一生命个体的成长更具实际意
义。
首先,对于增加的\"培养学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地认识\"这一教学难点,我认为教师不能从一个极端把学
生带到另一个极端。学生在未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之前,对侵略者的了解最多是电视媒体带给他们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印象--坏蛋,但学习了文章之后,全面、深入地了解使他们满腔仇恨。在教学当中, \"如果一个侵略者
站在我面前,我想把他绑在柱子上,用小刀一刀一刀地割下他的肉,以解我的心头之恨。\"\"我要把他们
砸成肉酱\"等等残酷的手段从孩子们的嘴里蹦出来,在证明达到\"使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不忘国耻\"这
一教学目标时,孩子们这些真实的想法却不得不使人心惊肉跳。如果此时教师不做恰当的引导,\"武力化
解仇恨的人生态度\"或许对其未来的美满生活造成极大的障碍,那么,教学不就是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树起
一道无法跨越的栏杆吗?作为教师就不仅仅是没有完成\"孩子们生活和道德方向的引领者、保护者\"这一
角色,反而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涂上或许将永远都无法抹去的阴影。因此,从学生获得生命真正的成
长这一角度考虑,我便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出\"仇恨\"的阴影,进而营造一种\"反对战争,崇尚和平\"的和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氛围。
其次,基于\"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一教学难点,我认为教师不能和学生有相同的认识
水平: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这也是此课教学中很多老师认为教学成功的亮点,但我认为如
此的教学仅仅是把\"责任\"和\"使命\"停留在思想认识层面。\"孩子只能是学习,现在没能力报效祖国。\"这
样的认识是荒谬的,如果教师不加以及时的指引,反而把\"祖国\"便成虚无缥缈的宏大理想,装进了他们
幼稚的大脑,并把\"祖国\"'推向与孩子们更遥远的未来,把建设祖国的责任推给现实生活中的他人,祖国
就只能是挂在孩子嘴上的口头禅,和孩子们心灵的距离却是遥遥相望,那我们的教学还有何价值可言。
于是,教学中我以《高举的手臂》这一发生在身边的平凡小事和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的资料补充,让\"责
任\"落实在行动中,让学生丢掉那些大而无当的空话,擦亮双眼看到身边我们习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为常的很多行为,皆类
似于在圆明园的毁灭时袖手旁观或乱中取利的不耻行为。教学之后,学生正如我的预设那样,不仅仅认
识到建设祖国的行动中行为的对错,更对建设祖国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理解,并把建设祖国的目标从\"未来
\"拉回\"现在\",从在平凡的生活中走好脚下的路、做好身边的事做起,达到建设祖国的志向,逐渐地认识
到建设祖国就蕴藏在每个人每时每刻的一举一动中。
二、教学的遗憾,突破的方向
语文教学有其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学科教学特点,朗读是重要的训练项目,但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默
读这一将来生活中最重要的阅读方式已理应成为新的教学能力。另外,思考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中最
为关键的一种能力,但真正要有所思考,只有默读才是最好的思考环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以默读为主,在提升学生认识跨度较大的总结处给予有声朗读。让课堂在动静结合
的柔和之中多一份朴实,避免喧闹场景背后的浮华,而这也更好地体现了课堂的真实度。但对于圆明园
这一世界和民族文化的经典之作,在了解和欣赏的过程中,由于不恰当的删减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学生
以朗读展示所感的机会,造成对所学知识内化的不足。
在教学交流的过程里,时间是无声的鞭子,逼迫自己为了教学流程的完整性,致使学生有所想而无处可
说,从这一点上说教学就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我认为本节课最大的遗憾。于是,我不断的
思考:对于整篇课文的教学,为了每节课有所重点,为了每一个重点能切实有效地进行,在四十分钟里
解决理解课文内容这一个重点,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可结果事与愿违,这只能说明教学在某一环节上出
了问题。首先,我认为在备课环节中\"备学生\"时有失偏颇,高估了学生的朗读理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平和各种学习习惯
,以至于对于\"问题的书写\"这一环节用时过长,在朗读理解的有些环节也有拖延时间的情况,造成了课
堂的后半部分为了赶进度而放不开,让教学形式流于表面的滑行。其次,为了贯穿师生互动的新教学理
念,我把它肤浅的理解为\"板书自己整理的问题\"和\"与老师共同完成板书\"这样的明显学习行为,这一行
为的恰当与否我难以判断,但它却实实在在的挤占了课堂其它教学环节的时间,由于估计的不足造成了
教学的遗憾。最后,课堂教学设计总好像有点儿牵制性太强的感觉,但放手又担心学生的理解会信马由
缰,让教师的指导变成被动的盲从。更为关键的是:在我发挥自身朗读能力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景,并
在这一情景中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确实得到了实惠,但我认为自己的表现抢占了课堂的角色。只
有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来,教师的行为才落实了指导性、支持者的角色,学生也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
总之,每堂课都会存在许多成功与遗憾之处,如此,在展示课堂真实性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得到有价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