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 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魏连菊 (河南省周口水利职工学校 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 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表现如下发展趋势: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提高中等职业 教育教师素质;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从2000年开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教育部在 ̄2003--2007教育振兴活动计划》的文件中,提出实 施“职业教育与培训创新工程”,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 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定职业教 育转变办学模式。随着中国加人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 程的加快,职业教育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方 面发挥 日益突出的作用。从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国基本 上拥有了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人才,但缺少一支庞大的能够理 解现代科技知识并受过专门训练的技术操作人员队伍,这将成 为经济发展的“瓶颈”。 教育部在2005年下发的教职成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充分认识到加 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特别是教育部《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原 则意见》发布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重视和加强, 教学改革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但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 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一名中 等职业教育工作者,笔者就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初 步的探索。 一、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根据《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 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 育者的素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 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要全面贯 彻党的教育方针,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 能力为本位的观念,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束相适应,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 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职教 生应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 会主义思想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基本的科学 文化素养、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 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 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整体上来说还比较薄弱。表现在: 第一,中职教师的职业工作知识相对缺乏。中等职业学校多数 教师面对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基础 理论知识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与学生实际状 况脱节,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第二,中职教师的实践操作能 力和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多数教师对专业理 论知识的教学较为顺利,能较好地传授专业理论知识,但多数 教师对自己所教专业相对应的职业群的实践操作技术并不了 I■《读写算》201 3年第26期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6—024—01 解,实践操作能力较差,所以在实践课教学中很难起到良好的 示范作用,更不用提将基本操作技能传授给学生了。 教师素质是指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 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 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其具体内 容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人格结构三个方面,其中, 知识结构又分为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力结构 则含有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组织管理能力三个 方面,人格结构包括教育价值观、教育情感和职业道德三个方 面。然而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素质理 应有所区别,他们的知识结构还应包括与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实 践知识,能力结构中除了具备良好的普通教育教学能力外,还 应具有教授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这一特殊任务的师范技能,除 此还必须具备职业岗位群所要求掌握的实践操作能力,更高水 平的教师还应该具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能适应随 着科技迅速发展对技术变化的时代要求,具备良好的创新精 神,能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 三、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功能 过去,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实行“终结性教育模式”, 局限于为学生将 就业做好准备,并认为这是中等职业学校唯 一任务。因此,骷职业学校从专业设置到课程体系、教学内 容,基本上都是以“胜任某种岗位”为出发点,以胜任某种职 业岗位的能力作为毕业生学习合格的衡量标准。这种教育观念 的理论基础,是基于每个劳动者都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形成不 变的分工体系的设想。与这一设想相对应的是以岗位为中心的 职业教育,它是以劳动者终身束缚在一个固定岗位上为前提 的。 当前,“普高热”居高不下,其原因之一是,长期列为终 端教育的中等职业学校对就业的强烈依赖性与素质培养的狭 窄性,而学生,则指望毕业后能较好地对口就业。部分中职校 片面追求“就业率”,淡化了全面素质的应有教育和培养,弱 化了学生对口就业的竞争能力,把中职校降低成单纯面向“打 工”的预备场所,扭曲了中职校在社会上的应有形象。 为求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破中等职业教育属“终端教育”的封闭思想,立就业、升 学两种出路的办学观念;破只求就业率的僵化思想,立主动适 应的竞争观念,积极推进各类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未来 中等职业学校要同时承担就业、升学双重任务,既要为生产、 服务和管理的第一线培养实用性人才,又要为高一级学校特别 是高等职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参考文献: 【1】郭耀邦.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时代调整 教育与职 业.2002.(2). 【2】杨晓霞.努力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EB/LO].2013.9.11.